罰寫三遍!沒試過你怎麼知道你不行 feat.Chairman 椅人

2023 年 8 月 21 日

生活中本來就存在著順遂與低潮,如果一直灌輸一個人正能量,那他大概會瘋掉吧!

現年28歲的椅人,20歲時因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成為輪椅族。投入youtube影片拍攝約3、4年的時間,而未出現在螢幕上的這4、5年經歷了返回大學及重新探索人生。畢業後,在醫院當了行政助理半年,椅人發覺自己並不適合上班族規律且沒有挑戰性的生活,於是與高中同學一起成立了youtube頻道,內容是關於自己成為輪椅族之後的生活。椅人與朋友經常拍一些挑戰影片,希望帶給人正能量,秉持著不論順遂或低潮,都要本色演出的理念,以輕鬆、幽默、無拘無束的風格拍攝。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,也持續地接受演講與活動邀約,事業緩步上升,在近期成立了公司。

談起事發緣由,車禍當下,對方違規切換車道,後方直行的椅人反應不及,不慎撞上對方副駕駛座。在醫院待了八個月,以「不同的身分」回到學校,體會到從「直立人」到「非直立人」的生活轉變,面對身邊多數人都是站著的,而自己是坐著的,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自卑感,縱使自己推著輪椅在路上並無被注視著,但心中依然會覺得大家都在看著自己。

車禍之後

當時在醫院,醫生很直白地告訴椅人,脊椎損傷的嚴重性,使得他這輩子都要坐輪椅。他一開始不信邪,不認為醫生告知的最嚴重後果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大概只是普通的骨折而已,經復健之後便會慢慢好起來。然而,三、四個月之後,在復健時的大便失禁讓他意識到醫生說的是真的,自己沒辦法有意識地控制下半身,雙腿是真的無法再行走了。從知道到接受這個事實,椅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,每天晚上盯著天花板無聲地流淚,當時家人陪在身邊,如果發出明顯的哭泣聲會被發現,所以想哭也不能哭出聲音。為的是不把痛苦分擔給身邊的人,所以自己必須獨自承受這一切。

那段時間持續地陷在自己低迷的情緒中,後來才發現,家人是比自己還難過的,椅人的父母希望是自己來替孩子承受這些苦痛。然而,透過這件事,讓他明白家人的定義是什麼,了解到,家人永遠是最強大的後盾。雖然當時自暴自棄到想放棄復健了,但也因為家人與朋友的陪伴,才讓他走過這段最艱辛的日子。

因傷休學的關係,所以當椅人再次回到校園後,同班同學都是小他一屆的學弟妹。復學時是大二,他像轉學生一樣無法融入本就熟識的同學們,自卑脆弱的心理又感到更孤獨了,也在需要幫忙時難以向他們開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休學後的新同學,在認識時已經知道椅人癱瘓坐輪椅的情況,所以比起車禍前的朋友,更清楚該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,也比較細心。椅人在這些朋友的幫助及自己的努力下,準時畢業了。

法規與設施:如果今天把無障礙設施設計好了,就不需要所謂的共榮

椅人在大學時就讀世新大學,世新校園在山坡上,路蠻陡的,每天都在練臂力,有些小門有柵欄,必須特地去借鑰匙才能進出,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要腳一跨就可以過的地方,對於輪椅來說非常不方便。而學校也因為輪椅族是少數族群,而忽略了這層不便性。

因為自己坐輪椅的緣故,所以考了無障礙勘查人員證照,去暸解法規制定下,什麼樣的設施設計才是符合規定的。舉例來說,殘障廁所裡斜的鏡子不適合著拐杖的人,卻能讓坐輪椅(高度較低)的人使用,所以不符合「所有」身障者的需求。另外還有,在路上時常可以看到電動輪椅、無障礙坡道、無障礙廁所等,看似方便,但對於要符合身障者真實的需求與使用體驗還是有落差。舉例來說,30度才是身障者普遍能將輪椅推上去的斜度,如果角度更大可能導致身障者往後摔或者上不去。雖然立意良善,卻仍無法服務到每個人,不便之處存在於日常,而椅人早已習慣。近幾年一直在推行的「共榮」,其實是無障礙設施推行成效不佳下的產物。如果今天把無障礙設施設計好了,就不需要所謂的共榮,共榮只是設計不良的變相說詞。

整個社會的觀念需要改變,法規再怎麼修改,但觀念不改也是沒有用的。大家都知道停車場有無障礙車位,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車位這麼大,原因是要方便坐輪椅的人上下車,輪椅通常會放在後座,所以車門必須要全開才能方便輪椅下車。

目前佔用車位的問題非常氾濫,因為能領到身障證明的人太多了,縱使不是行動不便,像是精障、盲人、聽障等,各種的身心障礙都是可以使用的。除了取得並不困難,也經常被濫用,舉例來說,因為老年人較容易取得身心障礙證明,有心人士會利用這點,將自己的車牌掛在有身心障礙的家人名下。有鑒於這樣的亂象,整體社會應該從法律與教育雙管齊下,建立人民對於身心障礙的正確認知。

雖然政府有規定在一個職場中,需要保障一定數量的身障名額,但其實老闆們更願意用精神障礙者,因為雇用這些人,環境中的硬體設施不需要特意改變,但今天如果聘用了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就必須或多或少做調整。甚至有些公司會以掛名的方式,在形式上聘用身障者以符合法規,但其實這位員工從來就沒有到職過。

活在當下:受傷之後才理解到,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會先來

受傷之後,椅人嘗試過許多的運動,目前還有在進行的是擊劍跟籃球,除了運動本身,也是為了做推廣與媒介給其他身障者。像是每年在彰化有輪椅籃球比賽,作為帕運的比賽項目之一,輪椅籃球,它不是一項常見的運動,且運動的過程中需用到特殊的輪椅與輔具才能進行。

聊起youtube事業,椅人説自己對於流量並沒有那麼在意,但希望看影片的觀眾都能清楚理解自己想傳達的理念。拍影片除了想把「沒試過怎麼知道你不行」傳達給身心障礙者外,也想告訴所有人應該把握當下。不要被沒時間等藉口阻礙,想做什麼就盡快去做,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興趣,不論是教育或是拍片,也是做了之後才發現自己喜歡。椅人說如果車禍和癱瘓沒發生,按著原本讀的科系,畢業之後大概率會去銀行工作。

近期最想嘗試的是去國外跳傘、看極光、南極餵企鵝,雖然聽起來很難,但一切只是看自己有沒有心而已,真的有心就該把握當下,即時行動。因為,受傷之後才理解到,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會先來。

失敗的意義:當遭遇一件事情時,只要能帶來成長的都是好事。

談起失敗的意義,椅人不覺得失敗跟挫折是不好的。因為有了這些經驗,才會在過程中有所成長。如果一個人永遠順遂,那他不會理解完成一件事的辛苦。唯有經歷過失敗的經驗,才能收穫完美的果實,就像嚐盡人生的酸甜苦辣,而不是只有甜。如果沒有挫折,人生似乎稍嫌無趣。有著不同於他人的經驗才是「人生」,如果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,那跟機器人有什麼差別?如果你今天走的這段路平平順順的,那其實沒什麼意義,就是要有一堆石頭、坑洞,才會讓你這一路走來知道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。

面對身體不可逆的損傷,椅人提到自己在車禍剛發生的那段時間,一直無法釋懷,不停地想著:「為什麼是我,我到底做了什麼壞事,為什麼我要受傷,為什麼我才20歲就要坐輪椅,為什麼身邊的人都沒經歷過一樣的事。」但後來轉念一想,人生中經歷了不一樣的一切,都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比別人更精彩。

最新故事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