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至今日,我仍認為我的青春蒙上了灰,也因此繞了路,高中差點畢不了業,大學休學了兩次之後轉學。我認為「失敗」是所有這段時間內,發生的所有事情的總和。這篇故事只就身心疾病的部分自我剖析,其他部分並不著墨過多。
故事要從我15歲開始說起,當時的我離家到了外縣市就讀高中,對於外宿與高中生活充滿期待。我和國中時最好的朋友一起住進了學校旁的宿舍,幻想著美好的未來,但一切並沒有如預期中朝著預期發展。然而期望越高,失望就越大,我想這是第一層原因。
因為是當地的升學高中,課業上競爭激烈,而這些人在課外活動的表現也明顯優於其他中。所以,在那個環境下,我得要非常努力且妥善規劃時間才能在各方面達到「普通人」水準。一直知道外在環境對我的影響力有多大,而當時,我因為對於外在標準的追逐與攀比而迷失了自我。
從國中開始我就時常胃痛,原因不外乎就是課業與音樂比賽的壓力,幸運的是,當我在樂團徵選落選,並且意識到自己在科班一眾高手之中,音樂才華只稱得上資質普通後,目標就只剩下課業了。當時的課業份量對我來說頗為輕鬆,身邊也有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學習,日子過得還算輕鬆愉快,所以胃痛的情況漸漸消失了。但就在上高中之後,因為前述不適應的情況,除了胃痛,我開始出現嚴重的偏頭痛與背痛,接著,在我上學期間開始出現短暫的斷片,可能是發生在很無聊的課間、走路時,甚至是發生在與人的談話之中,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叫「解離」。
高中開學後的一個月,我開始頻繁缺課,身體上出現的那些症狀在我每一次很難得出現在學校時愈發嚴重,在需要高度專注時出現解離狀態,開始連自己的狀態都無法控制,我覺得自己不對勁了。雖然直到高三才第一次至身心科就診,不過在此之前,因為壓力而出現身心失調的案例,在我當時的生活圈中不算少數,所以,對於診斷結果與後續需要長期服藥並沒有太衝擊。
我並不是一個很乖的病人,經常在規律服藥的半年之內自行斷藥,而原因不外乎是我認為自己已經康復了,但情況可能在半年內又急速惡化,這種情況一直反覆發生,過程中經歷了休學與轉學,生活圈的變換也為本來就不穩定身心狀況增加壓力。
我認為我的失敗非單一因素造成,對環境的不適應、容易焦慮並求好心切的個性、接連兩個室友突然地搬離宿舍,當短時間內許多變因同時發生,而我沒有能及時應對。當外在現實與內在世界無法一致,必然產生認知失調,直到出現身體上的疼痛才讓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
我不清楚平穩的狀態得持續多久才算是真正痊癒,目前的我停止服藥尚未超過半年的時間,仍然持續地學習接納自己。個性使然,對於外在世界的掌控感對我來說依然很重要,所以能夠選擇環境、做自己熱愛的事並且持續獲得成就感,是比起藥物,從根本治癒我的關鍵。至少,目前的我是這麼認為。